-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8.8k
polardb support survey
当前,分布式数据库领域有3大技术方向:Sharding技术,NewSQL原生分布式技术,云原生DB技术。每种分布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PolarDB-X的架构继承了DRDS和X-DB技术的稳定性,结合了PolarDB的云原生技术,融入了NewSQL对于分布式数据一致性的能力,提供新的云原生+分布式的产品。
- 2009年,阿里面临数据资源需求与业务增长之间的鸿沟。为弥补这一差距,提出了“去IOE”理念,由此从纵向扩展到横向扩展,由商业软件到开源软件,为云计算铺路。
- TDDL阶段,阿里开始实践"去IOE"理念(key:阿里内大规模应用;开创分库分表技术)。同年11月,发布了TDDL(Taobao Distributed Data Layer),这是阿里对高并发交易系统的一个开源数据库解决方案。凭借其独特的三层拆分结构,TDDL在2011-2015年间成为阿里的统一接入标准,广泛应用于多个业务领域。
- DRDS阶段(key:云端商业化;高性能SQL引擎)。2016年,阿里巴巴进一步推动其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开发了DRDS(Distributed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DRDS不仅持续强化SQL引擎性能,还积极为公有云用户提供服务。这个阶段标志着从中间件向真正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迈进。
- 2019年,PolarDB-X正式被提出(key:架构与品牌升级)。由DRDS转型为PolarDB-X 1.0,其不仅继承了DRDS的所有优点,还加入了更多企业级特性,支持以PolarDB MySQL为存储节点,强化了安全性和可靠性。PolarDB-X 1.0支持以PolarDB MySQL作为存储节点,大幅提高集群IO能力以及柔性分布式事务,且面向政企客户需求增强了安全特性,例如,一致性备份恢复、SQL闪回、SQL审计等。
- PolarDB-X 2.0阶段(key:透明分布式、开源)。2.0基于透明分布式理念提供了默认主键拆分策略、基于TSO和MVCC的高性能强一致分布式事务、基于一致性Hash分区策略的分布式线性扩展能力、全局一致性Binlog和全局一致性备份能力。数据节点(DN)采用阿里自研的基于X-Paxos的三副本强一致MySQL分支,确保在容灾过程中RPO=0。这一版本全面采纳了开源,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服务,并开始为未来探索,包括国产化、HTAP混合负载等多个方向。
1.0(DRDS)和2.0都基于存储计算分离的Shared-Nothing架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弹性扩展能力。
如同大多数传统单机关系型数据库,1.0分为网络层、协议层、SQL解析层、优化层和执行层,其中优化层包含逻辑优化和物理优化,执行层包含单机两阶段执行、单机并行执行和多机并行执行,应用了多种传统单机数据库优化和执行技术。
2.0整个架构核心分为3部分:
- CN(全称:Compute Node/计算节点),主要提供分布式SQL引擎,解决分布式事务协调、优化器、执行器等。
- DN(全称:Data Node/存储节点),主要提供数据存储引擎,比如InnoDB和自研存储引擎(X-Engine和神秘列存),解决数据一致性和持久化,并提供计算下推能力满足分布式要求(比如Project/Filter/Join/Agg等下推计算),可支持本地盘和共享存储。
- GMS(全称:Global Meta Service/全局元数据服务),主要提供分布式下元数据和全局授时服务,比如TSO、表的metadata信息等。
除此以外,会有专门的接入点(endpoint)的设计,可以理解为基于负载均衡设备提供的vip/dns。一个数据库实例可以有不同策略的节点,比如HTAP endpoint,会基于全局版本号、智能策略分流OLTP和OLAP到不同副本上,满足混合负载下的强一致、强隔离的诉求。
以下不罗列对比所有调研的1.0 vs 2.0的特性,例如混合负载HTAP、全链路监控和审计等,重点关注适配Seata所关注的两者架构差异、分布式事务实现、以及与MySQL的兼容性。
1.0的拓展性原理? 对于PolarDB-X 1.0来说,其架构继承了更多DRDS的特性,作为Proxy层,后端由计算层实例与存储层私有定制RDS实例组成,通过挂载多个MySQL进行分库分表水平拆分,对应到MySQL的partition上。通过这种将数据分散到多个存储资源MySQL的方式,实现获取数据读写并发和存储容量分散的效果。 1.0如何迁移和扩容? 和传统的DRDS拓展一样,1.0具备数据水平拆分的能力,可以将数据库数据按某种规则分散存储到多个MySQL数据库上,对外服务尽可能保证如同单MySQL数据库体验。拆分后,在MySQL上物理存在的数据库称为分库,物理的表称为分表(每个分表数据是完整数据的一部分)。通过增加RDS/PolarDB MySQL实例数,将原有的分库迁移到新的RDS/PolarDB MySQL实例上,达到扩容的目标。 2.0的拓展性原理? 而PoalrDB 2.0的拓展方式随着架构演进发生了较大变化,更注重分布式的线性拓展。2.0将数据表以水平分区的方式,分布在多个存储节点(DN)中。数据分区方式由分区函数决定,支持哈希(Hash)、范围(Range)等常用的分区函数,SQL层将会自动完成查询路由、结果合并等。 2.0如何迁移和扩容? 当新的数据节点加入实例时,PolarDB-X将自动触发扩容任务,将数据进行再平衡(Rebalance)。 以下图为例,orders表原本分布在4个数据节点上。用户进行扩容后,实例的数据节点数量从4个增加到6 个,触发PolarDB-X的再平衡任务,将部分数据分区从旧节点移动到新节点上。这一过程在后台利用空闲资源完成,对业务线上流量无影响。
- 高可用
经过阿里多年双11验证的X-DB(X-Paxos共识协议能力),提供数据强一致,保证节点故障切换时 RPO=0。另外支持多样化的部署和容灾能力,比如基于Paxos强同步的同城三机房、三地五中心,另外搭配binlog异步复制的两地三中心、异地灾备、异地多活等。尤其在异地长距离传输上,基于 Batching & Pipelining 进行网络优化来提升性能。
- 高兼容
PolarDB-X主要兼容MySQL,包括SQL、函数类型等,技术上引入全局时间授时服务,提供全局一致性的分布式事务能力,通过TSO+2PC提供数据库完整的ACID能力,满足分布式下的Read-Commited/Repeatable-Read的隔离级别。同时在分布式事务的基础上,提供全局二级索引能力,通过事务多写保证索引和主表数据强一致的同时,引入基于代价的CBO优化器实现索引选择。除此以外,在元数据和生态对接层面,PolarDB-X基于Online DDL的技术提供了分布式下元数据的一致性。同时硬件层面,兼容主流国产操作系统和芯片认证,比如麒麟、鲲鹏、海光等。 另外在业界主流的分布式数据库里,分布式下的redolog/binlog等数据库变更日志其实一直被厂商所忽视,从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历史来看,生态和标准对于市场规模化非常重要,PolarDB-X 2.0会支持全局binlog能力,全面兼容和拥抱MySQL数据库生态,用户可以将PolarDB-X当做一个MySQL库,采用标准的binlog dump协议获取binlog日志。
- 高扩展
PolarDB-X基于Share-Nothing的架构支持水平扩展,同时支持数据库在线扩缩容能力,在OLTP场景下可支持千万级别的并发、以及PB级别的数据存储规模,同样在OLAP场景下,引入MPP并行查询技术,扩展机器后查询能力可线性提升,满足TPC-H等的复杂报表查询诉求。
- HTAP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Iot设备的普及,数据会产生爆炸式的增长趋势,传统的OLTP和OLAP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简单的读写分离或者ETL模型,将在线库的数据T+1的方式抽取到数据仓库中进行计算,这种方案存在存储成本高、实时性差、链路和维护成本高。PolarDB-X 2.0设计中支持OLTP和OLAP的混合负载的能力,可以在一个实例里同时运行TPC-C和TPC-H的benchmark测试,保证AP的查询不影响TP流量的稳定性。核心技术层面也有创新性,比如会在计算层精确识别出TP和AP的流量,结合多副本的特性和多副本的一致性读能力,智能将TP和AP路由到不同的副本上,同时在AP链路上默认开启MPP并行查询技术,从而在满足隔离性的基础上,线性提升AP的查询能力。在存储层上,也在完善计算下推能力,未来也会提供高性能列存引擎,实现行列混合的HTAP能力。
- 极致弹性
PolarDB-X结合PolarDB云原生的技术,可以基于PolarDB的共享存储+RDMA网络优化能力,提供秒级备份、极速弹性、以及存储按需扩展的能力。基于共享存储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的多点写入能力,可以在不迁移数据的前提下提供秒级弹性的能力,给到用户完全不一样的弹性体验。
- 开放生态
PolarDB-X全面拥抱和坚定MySQL的开源生态,做到代码完全自主可控的同时满足分布式MySQL的兼容性,架构做到简单开放,只要具备一定MySQL背景的同学即可完成持续运维。除此以外,PolarDB-X和阿里云的数据库生态有完整的闭环对接,支持如DTS/DBS/DMS等,可打通阿里云的的整个大生态。
1.0,针对MySQL 5.6版本用户,或PolarDB-X 1.0版本低于5.3.4:对于MySQL 5.6版本,由于MySQL XA协议实现尚不成熟,PolarDB-X 1.0自主实现了2PC事务策略用于分布式事务。 1.0,针对MySQL版本≥5.7,并且PolarDB-X 1.0版本≥5.3.4:对于MySQL 5.7及更高版本,PolarDB-X 1.0默认基于XA事务协议进行分布式事务。具体地,PolarDB-X 1.0分布式事务使用体验和单机MySQL数据库完全一致,例如:SET AUTOCOMMIT=0开启一个事务;COMMIT提交当前事务;ROLLBACK回滚当前事务。如果事务中的SQL仅涉及单个分片,1.0会将其作为单机事务直接下发给MySQL;如果事务中的SQL语句修改了多个分片的数据,1.0会自动地将当前事务升级为分布式事务。 1.0中的柔性事务?区别传统的两阶段提交 (XA) 事务,基于最终一致性原理的 “柔性事务” 能够更好的满足应用的高性能与高可用要求。如果一个事务同时修改多个分库的数据,无法简单保证所有分库一定都能提交成功。如果在事务提交过程中出错,会出现一些分库提交成功、另一些分库失败回滚,产生数据不一致。因而无法保证事务的原子性。而PolarDB-X 1.0柔性事务在涉及多个分库时,将根据SQL语句的含义自动生成相应的补偿操作;一旦发生 “一些分库提交成功、另一些分库提交失败” 的情况,PolarDB-X 1.0用记录的补偿操作撤消之前的修改,从而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实现数据的最终一致。类似Seata AT的做法,重点在于拦截具体的 SQL 语句、存储数据操作前后快照、引入全局锁保证事物间写隔离、自动生成反向补偿 SQL 语句等,但此处的事务维度在于分库分表层,而不是业务层面面向数据源的事务。 2.0如何做到强一致的分布式事务?2.0中,架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引入中心授时服务(TSO),结合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确保读取到一致的快照,而不会读到事务的中间状态。如下图所示,提交事务时,计算节点(CN)执行事务时从TSO获取到时间戳,随着数据一同提交到存储节点(DN)多版本存储引擎上,CN通过读取快照时间戳去DN上读取相应版本的数据。 2.0的TSO中心授时PolarDB-X分布式事务支持MVCC多版本,分布式的版本号依赖于中心授时服务来生成全局单调递增的时间戳,基于中心授时为版本提供事务的一致性读取。PolarDB-X元数据服务(GMS)基于Paxos共识协议提供一个具备三节点高可用性的服务,PolarDB-X的计算节点(CN)会通过RPC接口和元数据服务(GMS)进行通讯并获取中心授时。 2.0的事务2PC提交以转账场景为例,假设用户账户是一张分区表,那么同一笔转账交易的转入方和转出方很可能位于不同的数据节点上,因此需要分布式事务来保证转账结果正确。
BEGIN;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20 WHERE name = 'Alice';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20 WHERE name = 'Bob';
COMMIT;
如果事务内写入的数据涉及多个分区,2.0的计算节点将会使用2PC提交事务,即便在事务提交过程中发生节点宕机等问题,基于2PC的事务恢复机制也能确保事务原子性。 2.0的MVCC多版本(如何快照读?)以上面的转账场景为例,如何在转账的同时查询所有账户的余额总额(“对账”):
SELECT SUM(balance) FROM account;
因查询操作的数据涉及多个分区,2.0首先会获取中心授时确定读取版本,读取过程中会对每行数据的MVCC多版本进行可见性判断,确保只会读取在全局时间戳之前已完成提交的事务。 例如转账事务在多个数据节点的提交有先后时间差,已提交的分支事务因为数据版本号不满足可见性,正在提交的事务数据全部不可见,从而确保总额数据读取的一致性。
1.0中:相对2.0,存在部分兼容性问题,官网称支持90%MySQL语法 1.0不兼容的部分语法都有哪些?参见SQL使用限制 1.0是否支持让SQL在指定的分库上执行?参见指定分库执行SQL 1.0中对分表键做UPDATE操作时会报错?是否支持对拆分键字段的值进行修改?1.0实例从V5.4.7-16000638版本开始支持UPDATE更新逻辑表的拆分键字段。因此,若在对分表键做UPDATE操作时出现报错的情况,先查看实例版本是否大于或等于V5.4.7-16000638,否则建议升级版本至V5.4.7-16000638及以上后,再尝试UPDATE操作 1.0支持MySQL的存储过程、跨库外键和级联删除等高级特性吗?1.0不支持存储过程、跨库外键和级联删除。如果需要自定义函数,请尝试通过组合MySQL标准函数解决。参见SQL使用限制 ...... 2.0中:官网称100%兼容MySQL生态 MySQL协议 PolarDB-X通讯协议兼容MySQL协议,可以使用常见的驱动直接连接到PolarDB-X实例,包括JDBC Driver、ODBC Driver、Golang Driver等,并且兼容MySQL SSL、Prepare、Load等传输协议。 SQL兼容性 PolarDB-X 2.0兼容MySQL的各种DML、DAL、DDL语法,其中包括:
- 兼容绝大部分MySQL函数(包括JSON函数、加密解密函数等)。
- 兼容MySQL 8.0的视图、CTE、窗口函数、分析函数等。
- 支持MySQL的各种数据类型,包括类型精度的支持(比如时间戳、Decimal类型)。
- 兼容常见的MySQL字符串Charset及Collation。
- 兼容绝大部分information_schema视图。
ACID事务 PolarDB-X 2.0 事务采用基于乐观读(ReadView)、悲观锁的设计,支持ANSI标准中的四种隔离级别,且行为和MySQL一致。与MySQL相同,PolarDB-X默认采用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该级别下更新范围条件会引入间隙锁(Gap Lock)。PolarDB-X基于回滚段的MVCC机制对大事务比较友好,可支持小时级长时间事务、GB级写入量大事务。
从已有资料来看,PolarDB-X 开源版和企业版的架构一致,共有的核心功能有分布式DDL引擎、私有协议+线程池、扩缩容、扩缩容、读写分离、X-Poxos协议等,开源版额外支持了国产化兼容的功能,企业版提供了更专业更稳健的高可用服务。
PolarDB-PG采用存储和计算分离的架构,所有计算节点共享一份数据,提供分钟级的配置升降级、秒级的故障恢复、全局数据一致性和免费的数据备份容灾服务。100%兼容PostgreSQL 11(开源 & 企业),PostgreSQL 14(企业),高度兼容Oracle。 主要特性
- 计算与存储分离,共享分布式存储。
采用计算与存储分离的设计理念,满足业务弹性扩展的需求。各计算节点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PolarFileSystem)共享底层的存储(PolarStore),极大降低了用户的存储成本。
- 一写多读,读写分离。
PolarDB集群版采用多节点集群的架构,集群中有一个主节点(可读可写)和至少一个只读节点。当应用程序使用集群地址时,PolarDB通过内部的代理层(PolarProxy)对外提供服务,应用程序的请求都先经过代理,然后才访问到数据库节点。代理层不仅可以做安全认证和保护,还可以解析SQL,把写操作发送到主节点,把读操作均衡地分发到多个只读节点,实现自动的读写分离。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就像使用一个单点的数据库一样简单。 存储计算分离架构概述 PolarDB PostgreSQL版是存储计算分离的设计,存储集群和计算集群可以分别独立扩展:
- 当计算能力不够时,可以单独扩展计算集群。
- 当存储容量不够时,可以单独扩展存储集群。
基于Shared-Storage,主节点和多个只读节点共享一份存储数据,主节点刷脏不能再按照传统的刷脏方式,否则会导致以下问题:
- 只读节点在存储中读取的页面,可能是比较老的版本,不符合当前的状态。
- 只读节点读取到的页面比自身内存中想要的数据要超前。
- 主节点切换到只读节点时,只读节点接管数据更新时,存储中的页面可能是旧的,需要读取日志重新对脏页的恢复。
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有页面多版本能力;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主库控制脏页的刷脏速度。 Shared-Storage带来的挑战 基于Shared-Storage,数据库由传统的Share nothing,转变成了Shared-Storage架构。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 数据一致性:由原来的N份计算+N份存储,转变成了N份计算+1份存储。
- 读写分离:如何基于新架构做到低延迟的复制。
- 高可用:如何Recovery和Failover。
- IO模型:如何从Buffer-IO向Direct-IO优化。
架构原理 基于Shared-Storage的PolarDB PostgreSQL版的架构原理如下:
- 主节点为可读可写节点(RW),只读节点为只读(RO)。
- Shared-Storage层,只有主节点能写入,因此主节点和只读节点能看到一致的落盘的数据。
- 只读节点的内存状态是通过回放WAL保持和主节点同步的。
- 主节点的WAL日志写到Shared-Storage,仅复制WAL的meta给只读节点。
- 只读节点从Shared-Storage上读取WAL并回放。
目前,PolarDB开源版支持的是PolarDB for PostgreSQL 11,其与PgSQL的兼容性较好,架构原理与企业版一致。开源版与公共云版共有存储计算分离、一写多读、HTAP混合优化器等功能,但缺少OSS外部表存储、全局临时表、全局索引、闪回,以及一些监控和运维的功能。 PolarDB-PG的企业版,又分为适配PG11和PG14的两个内核小版本,各版本、内核小版本支持的功能差异如下:
类别 | 功能 | 内核小版本(PolarDB for PostgreSQL 11) | 内核小版本(PolarDB for PostgreSQL 14) |
---|---|---|---|
高性能 | 预读和预扩展 | V1.1.1 | V14.5.1.0 |
表大小缓存 | V1.1.10 | V14.5.1.0 | |
Global Plan Cache | V1.1.30 | ❌ | |
高可用 | 只读节点Online Promote | V1.1.1 | V14.5.1.0 |
WAL日志并行回放 | V1.1.17 | V14.5.1.0 | |
Persistent Buffer Pool | V1.1.1 | ❌ | |
Failover Slot | V1.1.27 | ❌ | |
Resource Manager | V1.1.1 | V14.5.1.0 | |
闪回表 | V1.1.22 | ❌ | |
安全 | TDE透明数据加密 | V1.1.1 | V14.5.1.1 |
HTAP | 自适应扫描 | V1.1.17 | ❌ |
实时物化视图 | V1.1.27 | ❌ | |
并行DML | V1.1.17 | ❌ | |
多级分区表静态裁剪与并行扫描 | V1.1.17 | ❌ | |
PX性能分析工具 | V1.1.22 | ❌ | |
分区表 | 全局索引 | ❌ | V14.6.4.0 |
插件 | decoderbufs | V1.1.28 | V14.5.1.0 |
hll | V1.1.28 | V14.5.1.0 | |
hypopg | V1.1.28 | V14.5.1.0 | |
log_fdw | V1.1.27 | V14.5.1.0 | |
pg_bigm | V1.1.28 | V14.5.2.0 | |
pg_jieba | V1.1.28 | V14.5.2.0 | |
sequential_uuid | V1.1.28 | V14.5.1.0 | |
smlar | V1.1.28 | V14.5.1.0 | |
wal2json | V1.1.29 | V14.5.1.0 |
PolarDB PostgreSQL版(兼容Oracle)(又称PolarDB-O)和PolarDB-PG的基本架构是一致的,同样采用存储和计算分离、一写多读、读写分离的架构。开发O版的主要目的是基于阿里成功经验的Oracle兼容性,兼容研发人员及DBA使用最多的Oracle语法,避免用户重新学习。配合ADAM数据库和应用迁移平台,提供工程化流程化的迁移能力,实现迁移前评估、迁移过程数据同步及校验、JAVA程序SQL语法兼容发现、迁移后性能对比等全链路迁移能力。O版目前仅有企业版。
PolarDB PostgreSQL版(兼容Oracle)提供全面的Oracle语法兼容性,采用Share-Everything架构,与Oracle保持一致文件组织架构与多版本并发控制,提供常用Oracle语法支持及Oracle常用特性支持以及OCI原生接口,全面支持助力一键从Oracle迁移上云。PolarDB-O兼容了丰富的表分区功能包括常用的RANGE分区、INTERVAL分区、分区SPLIT和MERGE、分区模版等,基于表分区的全局索引可以极大的提升用户的查询性能。
PolarDB-O有两个大版本:1.0和2.0。2.0版本对PostgreSQL在分布式负载前提下的高并发、高写入负载、并行查询和逻辑复制等方面的性能相比于1.0版本有了进一步提升。2.0高度兼容Oracle语法,支持Oracle常见语法特性以及分区表、事务能力、PL/SQL、包、异构连接等重要功能,并且进一步提升了高并发、高写入负载、并行查询和逻辑复制等方面的性能。1.0 兼容性说明、2.0 兼容性说明 1.0的兼容性及常用使用说明如下: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为Java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数据库的编程接口。PolarDB PostgreSQL版(兼容Oracle)数据库的JDBC是基于开源的PostgreSQL JDBC开发而来,使用PostgreSQL本地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允许Java程序使用标准的、独立于数据库的Java代码连接数据库。下载地址:JDBC驱动(目前版本42.x)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将PolarDB的JDBC驱动包安装至本地仓库。
mvn install:install-file -DgroupId=com.aliyun -DartifactId=<安装的Jar包名> -Dversion=1.1.2 -Dpackaging=jar -Dfile=/usr/local/polardb/share/java/<安装的Jar包名.jar>
在Maven的pom.xml文件中添加如下依赖(以42.5.4.0.6为例)。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yun</groupId>
<artifactId>polardb-jdbc18</artifactId>
<version>42.5.4.0.6</version>
</dependency
以下功能都通过一个连接参数配置,支持的参数如下表所示。所有的新增参数的生效范围都控制为连接级别,随Connection的生命周期生效。
参数名 | 说明 |
---|---|
autoCommit | 开启或关闭参数形式的自动提交。取值如下: |
- true(默认):开启参数形式的自动提交。
- false:关闭参数形式的自动提交。 | | autoCommitSpecCompliant | 是否允许自动提交下继续调用commit/rollback方法。取值如下:
- true(默认):允许自动提交下继续调用commit/rollback方法。
- false:不允许自动提交下继续调用commit/rollback方法。 | | blobAsBytea | 是否支持Oracle兼容的BLOB。取值如下:
- true(默认):支持Oracle兼容的BLOB。
- false:不支持Oracle兼容的BLOB。
说明:Oracle语法兼容1.0版本默认值为false | | clobAsText | 是否支持Oracle兼容的CLOB。取值如下:
- true(默认):支持Oracle兼容的CLOB。
- false:不支持Oracle兼容的CLOB。
说明:Oracle语法兼容1.0版本默认值为false | | collectWarning | 是否收集告警(防止内存溢出)。取值如下:
- true(默认):收集告警。
- false:不收集告警。 | | defaultPolarMaxFetchSize | 配合MaxFetchSize实现结果集条数控制,默认值为0。 | | extraFloatDigits | 小数长度。 | | forceDriverType | 强制驱动按照某一种方案去解析。取值为pg、ora、ora11和ora14。 | | mapDateToTimestamp | 是否支持将Date类型转为Timestamp。取值如下:
- true(默认):支持将Date类型转为Timestamp。
- false:不支持将Date类型转为Timestamp。 | | namedParam | 是否支持通过**:xxx**绑定参数。取值如下:
- true:支持通过**:xxx**绑定参数。
- false(默认):不支持通过**:xxx**绑定参数。 | | oracleCase | 是否返回列名、表名的大写。取值如下:
- false(默认):不对返回的列名、表名进行转换。
- true:返回的列名、表名直接全部转换成大写。
- strict:返回的列名、表名在字母全部都是小写的情况下转换成大写。 | | resetNlsFormat | 是否支持将date/timestamp/timestamptz类型默认按照标准格式去识别。取值如下:
- true(默认):支持将date/timestamp/timestamptz类型默认按照标准格式去识别。
- false:不支持将date/timestamp/timestamptz类型默认按照标准格式去识别。 | | unnamedProc | 是否支持匿名块绑定参数功能。取值如下:
- true(默认):支持匿名块绑定参数功能。
- false:不支持匿名块绑定参数功能。 |
为了同时支持Oracle语法兼容1.0和Oracle语法兼容2.0两个版本,PolarDB提供了带有路由功能的JDBC。即在使用过程中,驱动通过连接数据库的类型自动识别,从而选择对应的驱动。 具体的选择方式如下表所示。
动态连接头 | 数据库内核版本 | 连接 |
---|---|---|
jdbc:postgresql: | 兼容PostgreSQL 11 | 拒绝 |
兼容PostgreSQL 14 | 拒绝 | |
Oracle语法兼容1.0 | 连接,Oracle语法兼容1.0模式 | |
Oracle语法兼容2.0 | 连接,Oracle语法兼容2.0模式 | |
jdbc:polardb: | 兼容PostgreSQL 11 | 连接,兼容PostgreSQL模式 |
兼容PostgreSQL 14 | 连接,兼容PostgreSQL模式 | |
Oracle语法兼容1.0 | 连接,Oracle语法兼容1.0模式 | |
Oracle语法兼容2.0 | 连接,Oracle语法兼容2.0模式 | |
jdbc:polardb1: | Oracle语法兼容1.0 | 连接,Oracle语法兼容1.0模式 |
其他 | 拒绝 | |
jdbc:polardb2: | Oracle语法兼容2.0 | 连接,Oracle语法兼容2.0模式 |
其他 | 拒绝 |
说明
其中,jdbc:postgresql:和jdbc:polardb:属于动态连接头,带有数据库自动路由功能。只使用java.sql中的JDBC标准对象,可以实现两个版本的JDBC自动切换。 而jdbc:polardb1:和jdbc:polardb2:属于静态连接头,静态连接头会唯一指定驱动的模式,相比于动态连接头效率更高,但是不具备路由的功能。
NOTE
以下场景可能会引发Oracle语法兼容1.0和Oracle语法兼容2.0两个版本JDBC无法自动切换,需要根据实际场景修改业务代码解决。
- 不通过Driver而是手动实例化new PgConnection。
- 直接import使用了com.aliyun.polardb中的对象。
- Date类型:64位Date类型的支持。内核支持了64位的Date,数据表示格式与Oracle相同,带有时分秒信息,对应驱动可以以Timestamp的方式去处理该Date。将所有的Date类型(Types.DATE或者DATEOID)映射成Timestamp类型,驱动将Date视为Timestamp进行处理。
- Interval类型:支持Oracle模式的Interval输入。PG社区的驱动不支持例如**+12 12:03:12.111**形式的Interval输入,由于目前Oracle模式下该形式是标准输出,所以PolarDB-O支持这种形式的输出。
- Number类型:支持Number的GET行为。Java.sql的标准实现中没有getNumber相关的函数,只有getInt等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参数类型是Number,允许使用getInt、setInt、RegisterParam等接口将参数以Int形式传递。
- Blob类型:Blob处理为Bytea,Clob处理为Text。针对Java.sql.Blob和Java.sql.Clob接口的实现。内核已经为Blob、Clob添加了映射,在Java层面也可以按照Bytea、Text的方式去处理。主类实现了getBytes、setBytes、position、getBinaryStream等方法。
- 支持不带$$符号的存储过程。支持在创建FUNCTION/PROCEDURE等过程时省略**$$符号,并支持在语法解析时截断/**字符。
- 支持冒号变量名作为参数。支持使用**:xxx这种方式传递参数,其中xxx**为冒号开头的变量名。
- 支持匿名块绑定参数。
- 支持屏蔽PLSQL的警告信息。防止循环中存储过多的警告信息导致内存超限。
以下命令加载JDBC驱动:
Class.forName("com.aliyun.polardb.Driver");
Class.forName("com.aliyun.polardb2.Driver");
**说明:**如果是通过项目导入的方式导入JDBC,以上驱动都会自动注册完成,不需要额外注册。例如,使用Maven Install。
参数 | 示例 | 说明 |
---|---|---|
URL前缀 | jdbc:polardb:// | 连接PolarDB的URL统一使用**jdbc:polardb://**作为前缀。 |
连接地址 | pc-***.o.polardb.rds.aliyuncs.com | PolarDB集群的连接地址,如何查看连接地址参见查看或申请连接地址。 |
端口 | 1521 | PolarDB集群的端口,默认为1521。 |
数据库 | polardb_test | 需要连接的数据库名。 |
用户名 | test | PolarDB集群的用户名。 |
密码 | Pw123456 | PolarDB集群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
访问数据库执行查询时,需要创建一个Statement、PreparedStatment或者CallableStatement对象。使用PreparedStatment示例如下:
PreparedStatement st = conn.prepareStatement("select id, name from foo where id > ?");
st.setInt(1, 10);
resultSet = st.executeQuery();
while (resultSet.next()) {
System.out.println("id:" + resultSet.getInt(1));
System.out.println("name:" + resultSet.getString(2));
}
访问数据库存储过程时,如果要使用带有OUT参数的存储过程,需要创建CallableStatement对象。并使用 registerOutParameter,使用示例如下:
jdbc:polardb://pc-***.o.polardb.rds.aliyuncs.com:1521/polardb_test?user=test&password=Pw123456
PreparedStatement st = conn.prepareStatement("select id, name from foo where id > ?");
st.setInt(1, 10);
resultSet = st.executeQuery();
while (resultSet.next()) {
System.out.println("id:" + resultSet.getInt(1));
System.out.println("name:" + resultSet.getString(2));
}
String sql =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test_in_out_procedure(a IN integer, b INOUT integer, c OUT integer)\n" +
"AS $$\n" +
"BEGIN\n" +
" c = a + b;\n" +
" b = a;\n" +
"return;\n" +
"END;\n" +
"$$;";
conn.createStatement().execute(sql);
CallableStatement stmt = conn.prepareCall("{call test_in_out_procedure(?,?,?)}");
stmt.setInt(1, 1);
stmt.setInt(2, 2);
stmt.registerOutParameter(2, Types.INTEGER);
stmt.registerOutParameter(3, Types.INTEGER);
stmt.execute();
System.out.println("get $2 = " + stmt.getInt(2));
System.out.println("get $3 = " + stmt.getInt(3));
// OUTPUT:
// get $2 = 1
// get $3 = 3
如果工程使用Hibernate连接数据库,在Hibernate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中配置PolarDB数据库的驱动类和方言。 **说明:**Hibernate需要为3.6及以上版本才支持PostgresPlusDialect方言。
Druid 1.1.24之前的版本,需要显式设置driver name和dbtype参数,如下所示:
dataSource.setDriverClassName("com.aliyun.polardb2.Driver");
dataSource.setDbType("postgresql");
**说明:**Druid 1.1.24之前版本没有适配PolarDB,因此dbtype需要设置为postgresql。如果需要在Druid连接池中对数据库密码进行加密,参见数据库密码加密。(与Seata的druid版本适配没问题)
PolarDB-O兼容版在开源PostgreSQL的基础上实现了众多兼容性相关的特性,有些特性需要驱动层配合实现,因此,推荐使用PolarDB的JDBC驱动。相关驱动可以在官网驱动下载页面下载。
按照官网描述,JDBC驱动需要在官网下载jar包,对于Maven工程需要手动安装该jar包至本地仓库使用,目前仅支持官网下载JDBC驱动包一种方式。
通过运行java -jar 驱动名来查看版本号。
PolarDB PostgreSQL版(兼容Oracle)的JDBC驱动支持在URL中配置多个IP和端口,示例如下:
jdbc:poalardb://1.2.XX.XX:5432,2.3.XX.XX:5432/postgres
**说明:**配置多个IP后,创建连接时会依次尝试通过这些IP创建连接,若都不能创建连接,则连接创建失败。每个IP尝试创建连接的超时时间默认为10s,即connectTimeout,若要修改超时时间,可在连接串中添加该参数进行设置。
如果是java 1.8之前的JDK,使用Types.REF;如果是java 1.8及其之后的版本,可以使用Types.REF_CURSOR。
可以在JDBC连接串中添加参数oracleCase=true,该参数会将返回的列名默认转换为大写。该特性可能需要在后续与Seata的EscapeHandler功能做跟进。 示例如下:
jdbc:poalardb://1.2.XX.XX:5432,2.3.XX.XX:5432/postgres?oracleCase=true
官网 PolarDB - 企业版 文档大全 PolarDB-X 开源版 Github仓库 PolarDB-PG 开源版 Github仓库 PolarDB-PG & PoalrDB-MySQL 企业版 PolarDB-X 企业版 媒体 PolarDB-X知乎公众号 PolarDB微信公众号 PolarDB的架构 PolarDB-X 简介 PolarDB-X: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 PostgreSQL 架构原理 PolarDB-X 2.0 的ACID实现(什么是MDL? 什么是双版本元数据? 什么是同城三机房和三地五中心?PolarDB-X的HA如何实现?) 《PolarDB-X Online Schema Change》 《PolarDB-X:让“Online DDL”更Online》 《PolarDB-X 一致性共识协议 —— X-Paxos》 《PolarDB-X 存储架构之“基于Paxos的最佳生产实践”》 PolarDB-X 2.0 的分布式事务实现(XA和2PC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是TSO? 什么是HLC? 什么是MVCC? ) 《无处不在的 MySQL XA 事务》 《InnoDB事务 - 从原理到实现》 《PolarDB-X 强一致分布式事务原理》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一致性与时间戳》 《PolarDB-X 全局时间戳服务的设计》 《PolarDB-X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一)》 《PolarDB-X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二)InnoDB CTS 扩展》 《PolarDB-X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三):异步提交优化》 《PolarDB-X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四):跨地域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