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 简介 1.1 解析技术 1.2 使用方法 1.3 内容概要 1.4 参考文献 2 语法,发源之地 2.1 语言,一个无限的集合 2.1.1 语言 2.1.2 语法 2.1.3 无限集带来的问题 2.1.4 通过有限集描述一门语言 2.2 正式语法 2.2.1 正式语法的形式主义 2.2.2 通过正式语法生成句子 2.2.3 正式语法的表达力量 2.3 语法和语言的Chomsky层次结构 2.3.1 1型语法 2.3.2 2型语法 2.3.3 3型语法 2.3.4 4型语法 2.3.5 结论 2.4 用语法生成句子 2.4.1 短语结构案例 2.4.2 CS案例 2.4.3 CF案例 2.5 收敛或不收敛 2.6 生成空语言的语法 2.7 CF和FS语法的限制 2.7.1 uvwxy理论 2.7.2 uvw理论 2.8 作为转换图的CF和FS语法 2.9 上下文无关语法的健全 2.9.1 未定义的非终结符 2.9.2 不可到达的非终结符 2.9.3 非生成性规则和非终结符 2.9.4 循环 2.9.5 清理上下文无关语法 2.10 设定上下文无关和正则语言的属性 2.11 语义连接 2.11.1 属性语法 2.11.2 转导语法 2.11.3 增广转换网络 2.12 语法类型的隐喻比较 2.13 总结 问题 3 解析简介 3.1 解析树 3.1.1 解析树的大小 3.1.2 各种模糊性 3.1.3 解析树的线性化 3.2 解析一个句子的两种方法 3.2.1 自顶向下解析 3.2.2 自底向上解析 3.2.3 适用性 3.3 非确定型自动机 3.3.1 构建NDA 3.3.2 构建控制机制 3.4 0型到4型语法的识别和解析 3.4.1 时间要求 3.4.2 0型和1型语法 3.4.3 2型语法 3.4.4 3型语法 3.4.5 4型语法 3.5 上下文无关解析方法的概述 3.5.1 方向性 3.5.2 搜索技术 3.5.3 一般定向方法 3.5.4 线性化方法 3.5.5 确定性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方法 3.5.6 非规范方法 3.5.7 广义线性方法 3.5.8 总结 3.6 解析技术的力量 3.7 解析树的表现形式 3.7.1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的解析树 3.7.2 数据结构模型中的解析树 3.7.3 解析林 3.7.4 解析林语法 3.8 什么时候才是完成了解析呢? 3.9 传递闭包 3.10 解析与布尔矩阵乘法的关系 3.11 总结 问题 4 一般非定向分析 4.1 Unger解析方法 4.1.1 不含ε规则和循环的Unger解析方法 4.1.2 含有ε规则的Unger方法 4.1.3 从Unger方法中获得解析林语法 4.2 CYK解析法 4.2.1 普通CF语法的CYK识别 4.2.2 Chomsky基本形式语法的CYK识别 5 正则语法与有限状态 5.1 正则语法的应用 5.1.1 CF解析中的正则语言 6 一般的有向自顶向下解析 6.1 模仿最左推导 6.2 下推自动机 6.3 广度优先自顶向下解析(Breadth-First Top-Down Parsing) 6.3.1 一个例子 6.3.2 一个反例 6.4 消除左递归 6.5 深度优先(回溯)解析器 6.6 递归下降